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最近车企纷纷开始造手机了,这难道是看到手机厂商要造车,车企来一波反攻吗?先有特斯拉宣布造手机,后有吉利蔚来进军手机市场,这一波操作真的能成事儿吗?车企入局手机市场意欲何为呢?汽车谈,谈汽车,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车企造手机到底为哪般?
在最近闭幕的2023MWC上海(上海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与吉利汽车渊源颇深的星纪魅族以“万物互融,热爱无界”为主题,对外展出了魅族20系列手机和搭载Flyme Auto智能座舱系统的领克08车型,为消费者展示了“手车协同”深度融合的使用场景。
而随着特斯拉、蔚来这些新能源车企已经宣布要开启手机业务,还有华为、小米这些手机厂家在努力布局自身的汽车业务,汽车和手机这两大热门消费品似乎从之前的互不干涉,逐渐演变成了要融于一体,“手车协同”和“全场景互联”这些概念也开始引领车企新一轮的技术热潮。
其实在我看来,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车企或者手机企业希望通过软件系统的深度融合把消费者锁死在自家产品闭环中,利用汽车和手机的高频使用场景来让消费者对于品牌产生依赖感,通过“手车协同”的便利性进而把后续产品换代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苹果公司利用封闭的IOS系统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这也让汽车厂家和手机厂家都看到了自家汽车产品和手机产品合二为一的美好前景。
吉利和魅族的合作模式其实是一种比较取巧的形式,颇有一种资源互补和各取所需的意味。而对于其他的几家厂家来说,华为和小米在软件上的优势明显,移植于车机系统也并不困难;特斯拉和蔚来这种车企,究竟能造出一款什么手机,大家也都很好奇。
这几年,随着一些手机厂商(比如小米、华为8868体育、苹果等)把目光转向汽车制造,准确说是纯电车制造,一些汽车厂商也开始将手机的研发纳入自己的商业版图。吉利收购魅族,特斯拉、蔚来宣布将自主研发手机产品,一时间,汽车与手机这两个在芯片应用上占绝大比例的生活产品开始越来越紧密的抱在一起。
究其原因,无外乎是厂商希望通过产品拓展打通生态,提高各自消费者在产品使用上的便捷性。同时,也通过更容易获得(购买)的产品(手机),让品牌在更多消费者心中率先实现“种草”。
如果说现代人的生活已经将手机、居所和车辆深度绑定了,那么,车厂造手机或者手机厂造汽车就没那么离经叛道了。毕竟,基于使用需要而拓展业务范围只要钱、技术都到位就能干。至于说能不能干好,咱也不好预判。操作系统的开发、使用体验以及硬件设计甚至定价等这些都决定着一部手机能否畅销。
对于这些,我的观点是静观其变。这个时代,多些新产品总是好的。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很多品牌不是也都做了各种延展,比如:LV从旅行箱到所有时尚服饰;宝格丽从首饰到酒店;Dior从服饰到餐厅......有些拓展的产业发展甚至比主营业务还好。
所以,车企造手机行不行,先干了再说,也许以后还会有车企进军房地产为车主盖房子呢......
最近看到不少汽车企业开始跨界手机行业,个人认为这是一件好事,但重点在于把握时机。
在我看来,汽车企业进军手机行业,最明显的好处是在于能从手机企业获取有益的技术和知识体系。这里面包括但不限于界面设计、人机交互、无线通信、用户体验,以及生态体系的搭建与经营。
众所周知,在电动化转型的趋势下,汽车正越来越向消费类电子产品靠拢,用户对于一台汽车的期待也正变得越来越多。如何让自己的汽车用着像一台手机那样顺手,已经成为车企追求的重要目标。毕竟,手机经过了大量用户的长期使用,在用户体验方面已经打磨得非常好了。这对汽车企业来说,是绝对值得学习的。
不过,收购手机企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背后的用户。以小米为例,截止到今年5月,MIUI的日活量已经达到6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是汽车企业无法企及的。在当今大数据的时代,没有用户数量就没有数据,也就没有一切。从这个逻辑上来说,车企以汽车作为出发的原点,再想往更大规模发展的话,手机应该是最佳的选择了。
不过,想要进军手机行业,时机的选择很重要。个人认为应该是在规模达到一定体量之后、经营较为稳定之后再迈出这一步也不迟。毕竟,以现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环境,先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首先,手机用户动辄数以千万计,甚至亿计。这样的用户数量是汽车企业短时间内无法企及的,这个量级的深度用户所产生的大数据资料,更是极具实用和研究价值的。特别是逐渐接入的人工智能应用,数据越详实丰富,学习培养的效果和效率肯定就越好!而这些数据人家手机厂商不可能简单开放给车企,索性,自己弄一个呗。
毕竟头部的电动汽车品牌,都不缺乏洗脑充分的用户,别说手机了,这类品牌出卫生巾或者鞋垫都会有人闭着眼买单。
其次,对于大多数车企的运作体系,相比研发车机系统,造车还是更简单一些。这也是吉利旗下各品牌早年的自研车机广受车主诟病的原因,连大众集团都因为车机研发部门的工作不力,耽误了多款重量级车型的推出,一怒之下把这个不给力的团队连锅端了!吉利也索性拿下魅族手机,让专业的团队来干这劳什子的复杂工作——车企在踩了无数次坑之后,应该慢慢想明白了:在互联网原住民用户成为汽车的主力消费人群,把车机做好比把底盘好更重要。重新组建一个全新业务的团队,不如收一个现成的,而最现成的成熟团队,非手机团队莫属!
电动汽车这么大个一玩意儿,核心部件都能够通过外采来解决,区区手机这种消费电子类产品,汽车企业的深度入局,最后受益的应该不是手机用户,而是需要手机和车机深度绑定的车主,以及被洗脑的韭菜帮的心头好。毕竟iOS+安卓+鸿蒙的产品还不够您用的?而且,如果不是领克,蔚来或者特斯拉的车主,用个这仨牌子的手机,是不是也挺神经病的?
随着网络条件越来越好,现在汽车和手机互联的功能已经成了标配,不光可以远程控车、监测车辆状态,还有了nfc/蓝牙等通讯夹持的手机钥匙功能,已经可以出门只带手机就搞定一切了。不仅如此苹果、小米、华为也都在亲自下场或者是深度参与造车了。传统车企也有在和手机厂商加深合作的,甚至蔚来、特斯拉都要自己造手机了,当然更有吉利这样直接收购了魅族的。我估计随着中国车市这么卷下去也许不久买车就会出现送一部手机钥匙的局面了。
首先,从华为参与到问界的设计和研发中看,手机厂商在系统优化和UI设计上确实比传统车企有明显优势,如果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和手机厂商有更为深度的合作,我想在车机和智能应用的体验上绝对会有明显提升。就像今年大众裁撤了自己不靠谱的车机部门,很多车企的车机系统功能逻辑也都匪夷所思,甚至还有明显的卡顿现象,如果都由手机厂商来设计优化,我想一切都会简单许多。而且也许可以走出简单二元选择的局面,要么使用车机、要么手机映射。
其次,这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已经有多次只带着手机出门,用手机解锁车辆并使用的经历,虽然有时候还略有担心,但更多的感受还是便捷。裤兜里再也不用揣着钥匙了。可能短时间内实体的钥匙还是不可或缺的,但是绑定手机后无论是自己使用,还是授权朋友使用都非常的便捷。就像家里用了电子门锁之后再也不怕忘带钥匙了一样。
前一段收到了魅族最新的手机,就是和吉利合作后最新推出的产品。从各方面看不比同价位主流手机产品弱。而相比汽车的,手机在价格和品牌、用户数都有明显的优势,俩者结合可以更好的起到互补的作用,宝马、保时捷和vivo与华为的合作就是非常好的例子。而且现在4000块就能有一款相当不错的手机,即便苹果也有5000多元的产品。换个手机对于车主来说都不算什么事,这样手机厂一年多个大千万销量也挺不错。如果在功能上,或者体验上有独特的作用,买车的适合再来台手机,或者车企干脆送一台这样的局面也许不远了。不过我相比较车企造的手机,我更期待手机厂能造出什么车来,特别是苹果会给我们带来一台什么样的产品。
车企除了造车之外,又开始造手机了。从去年7月吉利汽车正式收购魅族开始,到上月19日星纪魅族集团与Polestar极星签约设立全新合资公司,这让吉利成为成为国内同时拥有汽车和手机两大产业的公司。与此同时,蔚来汽车和特斯拉,也纷纷宣布会推出各自品牌的手机,更好的服务于自己的车主。
车企造手机以及打造自己的车机生态系统,更多的是打造自己闭环的车机系统,并且将车主的私域流量价值最大化。但已在日常生活中习惯各自手机系统的消费者,又有多少人为了更加适配自己的车子,再去购买一部该汽车品牌的手机呢?用习惯了ios系统苹果手机的消费者,再去用一部安卓系统的手机适配自己的座驾,体验感多少有些分裂。
身边的一个朋友用惯了手机蓝牙车钥匙这项功能后,再也回不去实体钥匙了。但有一次,手机被自动落锁锁在了车内,身上又没带实体钥匙。手机在车内又不能远程解锁,因为客服必须要用车主注册的手机验证才能做后续服务。与其让消费者再买一部手机,不如多花点心思去解决实际中的细节服务。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手机操作系统分别是ios系统、安卓系统,并且满足消费者大多数日常生活使用场景。而基于ios系统的carplay,以及安卓系统的carlife,也是目前大多数车主使用的车载系统,让手机与车机实现互联。你会因为一台车,再去买一部该品牌的手机吗?